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1月15日,多晶矽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觸及44640元/噸的高點,創上市以來的新高,最終收報44225元/噸,上漲1.58%, 談及多晶矽期貨價格昨日偏強運行的原因,東證期貨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孫偉東認為,主要受現貨成交價格上漲的影響。據了解,龍頭矽料廠與頭部矽片廠的N型致密料最新成交價格為42200元/噸,較上周上漲1000元/噸,較2024年12月下旬大單成交價上漲2000~3000元/噸。不過,此成交為下遊零單補采,實際采購量較小。另外,市場傳出的“光伏行業再度召開高級別會議”“能耗相關政策將陸續出台”“電建項目中標價格即將出爐”等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盤麵情緒。 從現貨成交看,據矽業分會最新消息顯示,本周N型複投料成交區間39000-45000元/噸,均價41700元/噸,漲幅相較上周有所放緩。 中信建投期貨光伏首席分析師王彥青也表示,多晶矽期貨的上漲有賴於基本麵的支撐。一方麵,近期價格小幅反彈,給予多晶矽一定成本支撐,另一方麵,上遊企業減產與挺價也使得多晶矽市場正在轉暖。“不過,受限於需求疲軟及庫存壓力,工業矽漲幅有限,進而多晶矽成本支撐力度或也較為有限,並且多晶矽下遊矽片環節庫存充足、備貨需求有所減弱,同時組件環節低迷產生的負反饋壓力仍不容小覷,整體看現貨上漲動能相對有限,預計後市上下遊將逐步轉向僵持。”王彥青表示,多晶矽期貨短期繼續上漲的支撐並不充分,不過目前市場交易供給側調控政策加碼的消息,也應該理性看待消息擾動。 回歸光伏產業鏈來看,孫偉東認為,短期內基本麵並不支持多晶矽價格繼續上漲。一方麵,多晶矽庫存高企。2025年1月,多晶矽排產預計在9萬噸,矽片排產預計在46GW,但多晶矽本身庫存偏高。根據SMM的數據,截至1月10日,多晶矽工廠庫存為23萬噸,加上下遊原材料庫存,矽料全行業庫存超過40萬噸,下遊原材料庫存可用天數接近兩個月。下遊並不急於購買矽料。另一方麵,多晶矽價格很難向下遊順暢傳導。矽片經過前期的大幅去庫,成交價格明顯上漲,183N、210N型號分別上漲至1.18元/片、1.55元/片,但春節前光伏產業處於需求淡季,且組件庫存水平較高,導致組件價格承壓,電池片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孫偉東表示,以矽片183N型號1.18元/片測算,對應42000元/噸的矽料可以覆蓋現金成本,若矽料價格繼續上漲,矽片端也難以接受。因此,在高庫存、弱需求背景下,多晶矽價格不具備持續上漲動力,但也無理由下跌。 展望後市,孫偉東認為,市場對春節後的需求複蘇和價格回暖抱有期待。若春節後終端需求向好,組件盼漲心態釋放,電池片、矽片庫存水平適中,下遊便具備漲價的動能。多晶矽短期排產變化小,即使考慮春節後部分北方產能複產,預計3—5月單月排產在10萬—11萬噸,市場仍有望進入去庫狀態,這有利於多晶矽價格上漲。 王彥青則認為,目前多晶矽期貨價格頂部基本顯現,短期上漲動能或將減弱。“從交割品套利角度看,本周矽業分會P型料最低報價32000元/噸,相對期貨盤麵44225元/噸貼水12225元噸,如不考慮交割成本,P型料現貨貼水幅度大於12000元/噸的期貨替代交割品升貼水,若套利機會顯現使得未來P型菜花料進入期貨市場流通有利可圖,那麽賣方力量或將顯著增強。”王彥青表示,短期來看,受限於較弱的下遊,多晶矽期貨進一步上行仍有阻力。長期來看,多晶矽行業底部回升趨勢較為確定,未來價格有望緩慢上行。 “雖然從基本麵來看,相對於光伏裝機需求,多晶矽的產能存在明顯供過於求態勢,且當前庫存處於高位,但當前行業自律限產的消息,不斷提振著市場情緒,而多晶矽環節的產能集中度也是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中最高的,且當前庫存主要集中在上遊生產廠家手裏。”浙商期貨新能源項目部部長陸詩元認為,由於現在距離首個合約交割還為時較遠,交割細則也還在征求意見階段,現階段來看,多晶矽期貨是一個按照賣方意願定價的市場,期貨價格向上突破,更有利於去測試,上遊生產企業願意以什麽價格把符合交割要求的產品以套保或期現的方式轉移到市場中去,這個過程體現了期貨具備價值發現的功能。 此外,陸詩元提醒稱,多晶矽行業長期缺乏貿易環節的情況,可能會在期貨上市後有顯著改變,未來可能也會考驗下遊廠家對貿易商的接納程度,要格外注意貨權轉移帶來的定價話語權轉變,以及可能引發的價格波動。 |